中药材标准化困局
种植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项目做支撑的情况下,很多中药材以散户种植为主,技术不规范
炮制
加工包 括 了切、炒、蒸、煮等不同工序,缺乏可控的手段使其标准化
行业
药典只设准入性质的行业门槛,无法用来指导优质饮片生产
市场
一些医院在招标采购时习惯低价中标,导致恶性竞争
□胥莉容 本报记者 吴平
这段时间,省农科院经作所中药材专家童文常常顶着烈日赶到成都市青白江区鱼腥草国家标准化项目实验基地,察看病虫害情况。为了明年鱼腥草标准化项目能顺利结题,还有不少工作在等着他。
四川道地中药材有43种,但标准化发展远远晚于水果和蔬菜。在四川省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孟杰看来,2007-2008年,药房从手抓的、不精确的大包装中药饮片改为预先计量的小包装是行业第一次变革的话,当下的标准化项目则是第二次重大变革。
药典只设最低门槛饮片质量良莠不齐
饮片是对药材进行炮制后能直接进行中医临床配伍的中药,也是中成药投料的必需原料,目前饮片质量参差不齐,主要是种植、炮制两大环节不规范造成的。
在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项目做支撑的情况下,很多中药材以散户种植为主,市场信息不灵,技术不规范。8月12日,犍为县新民镇百木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刘高才介绍说,以犍为的姜黄为例,前年销量2000吨,去年忽而降到1300吨,种植面积大增大减,带有极大随意性,另外农户的烘干技术、设备简陋,商贩因此而压价。
童文说,像鱼腥草,不仅分野生、家种两种,家种的有3-5年常年生和每年重新栽种等不同栽培模式,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药效不同,阴干、烘干是否有不同影响还不明确。四川炮制饮片的厂家多达100多家,选用的原料来源不稳定,产地不明确,质量更是难以统一。
除了原料本身,炮制加工包括了切、炒、蒸、煮等不同工序,一直以来都缺乏可控的手段使其标准化,同样的原料,加水多了,成分就多溶解掉一些,烘干温度高了,又可导致含量变化……中药整个产业链很长、不可控因素太多。
2015年最新版的 《中国药典》收录的药用品种增加了,但仍属于准入性质的行业门槛,无法用来指导优质饮片生产。“以黄柏为例,《中国药典》规定了它的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以及含量测定,但没有种植环节的施肥用药要求。”省农科院经作所中药材专家孙佩说。
有鉴于此,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启动了中药标准化项目,于2017年1月7日举行了启动仪式。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在四川,共有7个中药标准化项目纳入支持计划,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共计6100万元,包括4个中成药项目和3个饮片项目,将对川芎、川牛膝、川贝母等14种优势道地药材的中药饮片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制定标准。
产品带动基地建设打造优质优价市场
雅安曾制定、颁布了《雅安鱼腥草种根质量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华润三九 (雅安)药业有限公司以生产鱼腥草注射液为主。然而注射液因不良反应频发,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叫停,由此导致对鱼腥草的需求锐减,鱼腥草标准化种植基地也未能按计划发展起来。
孙佩认为,中药产业的发展需要从经典方剂到更多中成药、保健品的二次开发。比如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有公司研发了从银杏叶子提取银杏内酯的新型药物。为保证原料银杏叶“安全、优质、稳定、可控”,该公司在彭州市磁峰镇打造了2000亩优质、无公害叶用银杏种植核心示范基地。
银杏和鱼腥草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说明龙头企业牵头,按照市场和产品开发的规划和需要来建设基地,能提高农户规范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利润的同时也降低滞销风险。
刘高才告诉记者,安徽一家医药集团正在和他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准备形成产品从田间到药企的直供。
此外,则是要打造优质优价的市场体系。
“市面上的鱼腥草,价格5元-25元不等,”孟杰说,一些医院诊所在招标采购时习惯低价中标,这就导致恶性竞争。虽然一些三甲医院能够接受优质优价,但总体来说整个饮片市场仍处于靠低价取得竞争优势的低层次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饮片质量并不比日本等国的加工质量差。“日本只讲成分含量,没有基于中医理论,而国内在炮制时讲究融合、辩证,比如何首乌、地黄等都要九蒸九晒。”孟杰说:“但日本对附子出的起60元/斤-70元/斤的收购价格,因为他们能卖出高价;而我们对附子统货的收购成本只能控制在30元/斤,因为市场不接受高价,超过这一成本就没有利润了。”
“从治未病这个角度切入是中医的优势。”孟杰相信,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会逐渐接受中药优质优价的理念;此外也有国家的“十三五”健康服务规划做支撑,标准化项目将带动中医药产业的全面升级,届时四川的川麦冬等“大品种”将做成10亿元以上的大产业,成为经济强有力的增长点。
|